行业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国企改革创造诸多投资机会

发布日期:2018/6/12 9:15:53   |   浏览次数:71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在6月8日至10日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一批来自国企、投融资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的“大咖”热烈讨论,共商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大计。与会人士指出,国企改革的目的是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不是“国进民退”、把民资“踢出去”,而是让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国企改革过程中,会带来趋势性、政策性、结构性等多个投资机会,当下正是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好机会。

市场化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改革始终是一个重要命题。参加论坛的嘉宾来自大型国企、重量级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及产权交易所,他们一致认为,“国有经济淡化就叫市场化”的认识是错误的,需要纠偏。

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彭鸿林说,目前中国国有化率在33%左右,全球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外,还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或社会福利较高的经济体,国有化率也很高。如瑞典、挪威、冰岛、芬兰这些北欧国家,国有化率达到50%以上甚至达到70%。一些有资源优势的阿拉伯国家,如阿联酋等,目前国有化率比中国还要高。在发达国家,法国的国有化率在31%,跟中国差不多。我国的改革政策和国企实践表明,国企改革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跟国家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矛盾。

深圳市赛格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指出,国资国企的问题主要是机制不市场化,体制缺资本,今后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通过市场化、资本化,面对客户、面对市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混改让企业机制更灵活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呢?

“可通过基金管理体制机制的混改进行国有体制的改革。”广州基金副总经理郭天骄表示,广州基金的引导基金管理团队是混合经济的,组织的基金来源也是混合经济的,政府的投资只有20%到40%,但撬动的社会资金有60%到80%,充分发挥出国有资金的撬动作用。同时,管理团队也是市场化的,结合了国有资本的优势和市场管理的灵活机制,克服了国企原来机制体制不够灵活的缺点。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着眼长远。”上海国际创投股份公司创始合伙人、总经理郭箭认为,国企混改在带来体制机制的灵活之际,也给企业带来压力和责任。混改的核心目的是引入市场化机制,让国企更有活力去迎接市场竞争,提升竞争力。这也意味着混改后的企业应该是外向的,必须放弃传统的依靠上级、依靠政府输血发展的模式。这样的压力和挑战,是不少企业在混改前没有想到的。因此,改制后的企业不仅要确保机制在形式上到位,而且最终要取得优秀业绩,真正将改革转化为实际收益。

投资国企改革正当时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有哪些投资机会?

彭鸿林表示,中国经济这几年在L形底部运行,但国企从2016年10月就开始走出底部,2017年国企资产回报率有明显提升,国企总体情况向好,在朝着高质量方向迈进,这是趋势性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有政策性的投资机会。2018年是国企改革全面推开之年,国资委围绕国企改革做了一系列的部署。此外,还有区域间的结构性机会,我国经济总体上进入存量调整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就业人口流动等可带来区域间的结构性机会。

“还有一类机会就掌握在各位投资人手中。”彭鸿林说,国企混改后,通过投资人在投资后参与管理改造、提升企业,就能创造价值。比如全国的国企平均资产回报率在5%左右,投资人进去以后,把它提到10%,就是很好的投资。

郭箭则认为,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来自“混改+互联网”。当国企掌控的核心资产能够充分应用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最新技术时,所带来的效益的提升,就能产生具体的、巨大的价值。